- 編號:44521
- 書名:論比例原則:政府規(guī)制工具選擇的司法評價
- 作者:蔣紅珍著
- 出版社:法律
- 出版時間:2010年8月
- 入庫時間:2010-9-14
- 定價:33
圖書內(nèi)容簡介
本書稿在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,是一部很純粹的學術專著,作者對于行政法上最重要的原則之一——比例原則作了非常詳盡的分析。除了第一章緒論和最后一部分結論外,本文的主干由四章構成。第二章介紹比例原則的傳統(tǒng)審查模式。第三章闡述了比例原則類型化的審查強度模式。第四章,題為“重整比例原則對行政規(guī)范的審查”。它區(qū)分三個分支原則,詳細論述了比例原則對行政規(guī)范予以審查的結構和方法。
圖書目錄
第一章 緒論1
第一節(jié) 問題的提出1
第二節(jié) 行政規(guī)范的審查模式6
一、形式主義的視角:法律保留與授權明確性原則8
二、程序功能的視角:非正式程序與利益代表機制 13
三、實體性審查標準及其問題點 16
第三節(jié) 為什么要引入比例原則19
一、實體價值:兩重功能的結合 19
二、操作框架:與管制分析的匹配24
三、與我國制度背景的契合性25
第四節(jié) 研究方法與框架結構31
一、研究方法 31
二、本書的框架結構33
第二章 比例原則的傳統(tǒng)審查模式38
第一節(jié) 比例原則的內(nèi)涵界定38
一、法律釋義學上的“三分論” 40
二、“三階論”的階層秩序及其修正46
三、小結:以牛肉制品“進銷禁令”為例 51
第二節(jié) 比例原則在德國法上的發(fā)展流脈55
一、司法適用的前提:從法哲學層面到法規(guī)范層面56
二、司法適用的位階:從行政法位階到憲法位階63
三、司法適用的內(nèi)質:從事實評價過渡到價值評價69
四、小結:簡論比例原則的域外影響 77
第三節(jié) 功能主義的比較:美國法上的最小侵害原則83
一、最小侵害原則的內(nèi)涵及其適用背景85
二、最小侵害原則的適用:基于司法判決的梳理89
三、小結:與司法權能的關系 104
第四節(jié) 傳統(tǒng)審查模式的定位及其批判108
一、傳統(tǒng)審查模式:一種“概念化操作” 108
二、傳統(tǒng)審查模式的特點 109
三、傳統(tǒng)審查模式的批判 111
第三章 審查強度的類型化:為比例原則正名116
第一節(jié) 審查強度理論:美國法的借鏡117
一、術語界定:審查標準還是審查強度 117
二、美國法上“三重審查強度”理論 122
三、小結:另一種解決目的與手段關系的司法路徑 133
第二節(jié) 立足于我國制度背景的比較分析134
一、規(guī)范結構層面的分析 135
二、基于制度層面的分析 141
三、法官運用司法裁量權的意愿與能力:以實證為基礎的分析146
四、行政復議制度的可容納性 154
第三節(jié) 為比例原則正名:重讀德國藥房案判決l56
一、藥房案的梗概157
二、初步展開:列舉訴辯雙方的理由 160
三、判決主文:側重于類型化與審查強度的梳理 163
四、對我國《娛樂場所管理條例》第5條的啟示:代結語 174
第四節(jié) 歐盟法上比例原則審查強度的類型化操作182
一、比例原則在歐盟法上的適用概況 182
二、審查強度的區(qū)分:以類型化為基礎 186
三、類型化操作的評價與啟示 198
第四章 重整比例原則對行政規(guī)范的審查209
第一節(jié) 適當性審查210
一、管制目標的確定及其正當性210
二、手段有助于實現(xiàn)目的嗎 225
三、審查強度的類型化區(qū)分234
第二節(jié) 必要性審查247
一、導言248
二、管制工具的分類:作為標準確立的前提255
三、必要性審查標準確立的嘗試272
第三節(jié) 均衡性審查294
一、導論294
二、法益衡量:規(guī)范法學領域的方法 297
三、對評判的回應:引入交叉學科的方法315
第五章 司法適用的困境及其解決334
第一節(jié) 引言:價值與困境的同源335
第二節(jié) 理論、規(guī)范與實踐:司法審查的困境338
一、理論困境:立法形成、裁量空間和司法自抑 338
二、規(guī)范困境:內(nèi)涵界定的內(nèi)在缺陷 351
三、實踐困境:專家行政和審查負擔358
第三節(jié) 困境解決的可行性出路363
一、司法適用的限制 364
二、審查強度的選擇365
三、舉證責任的配置366
四、其他輔助性制度373
代結語:比例原則的法政策學之維377
附錄一:圖表檢索383
附錄二:參考文獻386
后記411